應用顯微鏡檢驗粘粒砂粒細砂直徑-粘粒測定儀器
如果懸浮液要放置過夜,則必須在下午的較后一段時間,劇
烈攪拌懸浮液以防止粘粒的沉積或團聚。沉積筒放置時間不宜過長
,否則就要用攪拌器每天至少攪拌兩次。放置24小時或更長的時間
,粘粒就會在筒底發生團聚,并對緩慢的攪拌或振蕩器產生抵抗分
散的現象。
每次測定前所需沉降時間的長短取決于顆粒的大小和溫度。如
果沒有恒溫室,就必須測量懸浮液的溫度。
粘粒測定攪拌之前,懸浮液不宜放置時間過長,否則筒底上將
發生粘粒團聚現象。
完全的傾注是不必要的。在傾注時,會引起擾動而夾雜混入顆
粒。從理論上說,要把懸浮液與附近的沉降顆粒完全分開是不可能
的。
根據沉降時間,在一分鐘內進行一組樣品4—6個的傾注和加
水,一般是可能的。
如果經過八次傾注,仍有一定量的懸浮物,就會出現誤差。它
較大的可能是;由于用測錘天平進行測定之前團聚體的分散不徹底
。
如果懷疑在粘粒團聚體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細砂,
可以用顯微鏡檢驗來判斷。將砂粒放入丁子香酚(EuRen01)內,用正常光和偏
光進行觀察。在正常光線下,粘粒團聚體通常呈現桔色、黃色或較
暗的顏色,但在正交偏光鏡下,它們呈各向異性,并呈現團聚體偏
光現象。
要測定砂粒部分(>20微米的顆粒),必須把它從
粉砂與粘粒部分中分離出來。雖然目前也有自動化方法,但通
常仍沿用人工操作的傾注法。自動化傾注法雖較省力,但如細
砂含量高,由孔口下方吸出細砂時容易造成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