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截面褶皺微型尺寸小的構造需使用顯微鏡
通常把調查分為三種尺度,分別稱為:大型的、小型的和微型的,其間較重要的差別不單是觀察區的大小,而是觀察方法的差別,微型尺度適用于任何很小的構造或者需要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的構造,它包括單個顆粒的變形,象石英C軸那樣的結晶特征,以及顯微構造的位錯細節,小型尺度適用于不需要顯微鏡就能觀察的連續現象,因此它涉及的是一個手標本或一個簡
單的露頭,而不管這個露頭的大小,這里,重要之點在于,在小型尺度上對連續地質體的觀察,因此,就調查的構造形態說是沒有推測的情況,這樣,如果我們說到小型褶皺形態,就意味著褶皺形狀不可以完全看到,而不是根據對許多露頭的觀察而重新建進來,另一方面,大型尺度則屬于不是完全完全出露的巖體,因此,談到一個大型褶皺的形態意味著根據許多露頭上收集的資料對重建構造進解釋。
從構造的幾何學觀點出發,在對一個地區構造的了解說,地質學家主要關心的是小型和大型尺度的構造,然而,顯微觀察可以更好地確定那些在小型尺度上所見到構造。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