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夾雜物、碳化物偏光顯微鏡折光率的技術簡介
測定非金屬夾雜物折光率的技術
為了測定所研究的非金屬夾雜物的折光率,必須首先將非金屬夾
雜物的全部沉淀仔細洗凈并在表面玻璃上干燥,然后用細針稍微粘
些水,在放大100倍的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挑出所需要的晶粒,將
它移置載玻璃上進行干燥用玻璃蓋蓋上并在兩片玻璃之間滴入上滴
油浸液,因為對所研究的夾雜物是屬于那一種礦物的類型事先總有
著一定的假設這兩種液體折光率的平均值就認為是所研究的夾雜物
的折光率,測定的準確度是足夠的約+0.005.
在顯微鏡下研究非金屬夾雜物應當進行兩次,一次在碳化物破壞
前,一次在破壞后,這保證了較全面地研究它并能顯示出處理碳化
物時夾雜物的破壞程度,只在碳化物破壞前研究非金屬夾雜物是不
夠的,因為某些夾雜物包含在碳化物顆粒的內部。
碳化物破壞前不穩定夾雜物的析離
用下面的方法于電解終了后由全部沉淀中將不穩定的及穩定性很
小的非金屬夾雜物分離出來,電解后的膠囊中獲得的沉淀素由非金
屬夾雜物、碳化物、有時還有金屬的氧化產物等組成,將它轉移入
容量300-500毫升的燒杯中,待沉淀粒子沉降到底后,這樣碳化物
與非金屬夾雜物就分離開來。
為了檢出非金屬夾雜物組成中含有的各種氧化物,應用各種微量
化學分析法,較常采用的是在瓷板或生成有色的化合物,同樣亦可
用在濾紙上的點滴反應,基于形成對該物質可作為特征的晶體并置
之于顯微鏡下觀察的顯微結晶反應是比較麻煩的,但是由于某些元
素沒有顯色, 或者在某些具體情況下顯微結晶反應有很大的特效
性,分析工作者常常被迫采用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