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驗煤的特征巖相分析偏光顯微鏡廠商
煤的特性
巖相研究及制定反射作用圖
已經證實,根據鏡質組拋光表面的反射能力,能很容易而極其
精確地測定煤的變質程度(它與煤的大多數性質有關),尤其可以解
釋配煤中各種組分的性質及其組成的份數。
將所研究煤樣粉碎,與熔融樹脂(蟲膠)混合,在混合物冷卻后
將共表面拋光, 用裝有光電倍增管,的金相顯微鏡進行觀察。這
種設備可用來分析煤素質及編制反射作用圖。
也可進行全部巖相分析,即測定不同組分的比例。實踐中常常
局限于確定煤素質的三個基本組(鏡質組、惰性組及殼質組)的相對
數量。
粒度對煤的性狀的作用
上述實驗室檢驗所使用的各種方法,都不適宜于研究煤粒度的
影響,因為與工業煉焦條件相比,實驗室用的煤樣要求粉碎得更細
。
對粒度的研究通常所得到的結論是:煤的粉碎將改變煤在膠質
狀態下的性質。為了獲得顆粒相互間熔融良好的均質焦炭,必須將
煤粉碎到適宜的粒度。在這里我們不準備詳述實踐中所采用的各種
粉碎方法,僅介紹法國大多數煉焦廠用錘式粉碎機完成這
用探針測定膠質層厚度夕(毫米)。此探針插入預先放人煤里的
紙管中。試驗時在膠質狀態下產生的阻力很弱,而半焦時的阻力則
較大。用有毫米刻度的塑性計一探針測定上述兩個水平的高度差,
就可獲得膠質層的厚度。記錄煉焦時膠質層厚度的增加值及其較大
值。優質煉焦煤的膠質層厚度為15—20毫米。
對所得焦塊進行外部觀察,可以判斷煤在焦爐中的各個變化階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