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便攜測量顯微鏡的目鏡焦面上或屏幕上刻有細線
光學測頭
在測量顯微鏡的目鏡焦面上或屏幕上刻有細線,測量時使
這些刻線和物鏡投射來的影象吻合,就猶如機
械式測量儀器中使測頭和被測對象接觸一樣,故稱光學測頭.
這種光學測頭與機械測頭的主要區別在于完全沒有測量力
作用
放大倍率
投影透鏡到屏幕的距離越大,放大倍率也越大,但受到
透鏡解象能力的限制.而且在一定光源條件下,屏幕照度
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當距離越過設計限度時,屏幕會迅速
變暗.
使投影透鏡和被測對象之間作用距離擴大,因此當
更換不同放大倍率的透鏡時,被測對象和屏幕的位置可以不
必改變.而且,當采用反射投影時,在被測對象前可以有足
夠的空間來安裝照明設備.
使用10--20倍居多。在大型投影儀上
的尺寸很大,可以適應放置較大尺寸的被測件。
對放大倍率的檢驗,將玻璃制標準尺放置在顯微鏡載物
臺上,按屏幕上的十字線,在x、Y兩個坐標方向上進行檢
驗.對透過光,放大倍率允差±0.1 5%;對反射光,放大倍
率允差±0.25%.
由被測對象反射光所形成的象,能更準確地反映其形
狀,所以,反射投影的測量精度比透射投影好。
投影檢查的總合測量精度,如果工作臺坐標測量精度和
放大倍率精度都良好,在現場條件下,可以達到測量值1/1000
韻程度。
如果不用儀器上的測長機構,而在屏幕上和公差帶對
照,或者用玻璃尺在放大象上量取,其測量精度較終決定于肉
眼的解象能力,但當放大倍率較小時(譬如20倍),誤差遠大
于解象極限值0.1mm(透過光)或0.05mm(反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