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鑒定礦物物理特征-礦物反射率和硬度
內反射的觀察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觀察方法
1)斜照光法
將礦物光面在垂直照射光下對準焦距,然后取下照明燈,使燈光
從側面直接照射在光面上,斜射角不宜太大,一般使入射角為30度
-45度左右。
不透明礦物的其他物理性質
不透明礦物的其他物理性質有多種,而以硬度較為重要,在反光
顯微鏡下的較主要鑒定特征中,除反射率以外,就是硬度,至于其
它性質,如脆性、可塑性、磁性、導電性、揮發性、可熔性、磨光
性、以及礦物的某些結晶習性特征等,都不具重要意義,如磁性和
導電性雖是礦物的重要物理性質,因顯微鏡下鑒定工作的條件限制
,往往不便測定,礦物的揮發性和可熔性,是利用高頻電弧灼光面
中的礦物,欲測礦物必須有一定暴露面積,同時礦物被燒灼后也被
破壞了,因此這些性質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作為鑒定礦物的輔助特征
內反射
(1)內反射的概念
一光束照射到礦物光面上,常有部分光折射透入礦物內部,透射
光遇到礦物體內的解理、裂隙、空洞、包裹體等不同介質分界面時
,光線反射透出光面所呈現的現象,稱為內反射,內反射所呈現的
顏色,和炙內反射色。
礦物有無內反射,決定其透明度,愈透明者內反射愈強,由于礦
物的反射率與其透明度有關,因此礦物的內反射與反射率也有關系
,凡反射率大于40%的礦物因不透明而無內反射;反射率在40%-30%
之間者,有少數礦物有內反射;反射率在30%-20%之間者大多數礦
物有內反射;反射率在20%以下者,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礦物,因此
,都有顯著的內反射。
內反射在顯微鏡下的視覺特征是有立體透視感,內反射色的深淡
和透明度分布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