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水沉淀加工形成的氧化物夾雜檢測金相顯微鏡
當沉淀脫氧的脫氧產物排除時,鋼水中的溶解氧量迅速地達
到由熱力學所決定的平衡值。而沉淀脫氧產物的排除取決于許多
因素,由于永遠不可能避免鋼水凝固時形成二次脫氧產物,因
此,反應的平衡值是非常重要的。進一步使鋼水快速凝固,是否
可使二次夾雜足夠細小地分散于鋼中,從而消除它們的危害性,
這是令人感興趣去研究的一種可能性。
氧化物的組成
正如上述,由鋼水中排除形成的氧化物夾雜是基本問題。
用含硅的脫氧劑對鋼水脫氧的研究,他發現在使用含硅脫氧劑的
系統中,脫氧產物的排除是一個指數函數:在有攪動的條件下,
脫氧產物的半衰期是60~100秒;在無攪動的條件下,其半衰期是
200-300秒
化學成分(以及存在的相)對于夾雜物的形狀或夾雜物的聚
集,對于夾雜物的大小、表面張力、粘度和比重等都是極為重要
的因素。然而,許多研究人員研究并指出了有關系統中的流體力
學(即攪動程度)的影響問題。在沒有攪動的體系中,夾雜物的
排除僅僅是斯托克定律和斯托克碰撞(Stock—Collisions)作用
的結果。在有攪動的熔池中,脫氧產物能相互碰撞,同時也與爐
襯和渣碰撞,并吸附在爐襯和渣的表面。
在鋼水中加入弱脫氧劑之后,再加入強脫氧劑,則鋼水中的
氧化物夾雜很快地發生變形。這種情況的一個著名例子是用鈣處
理鋁脫氧鋼,使氧化鋁夾雜物發生渣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