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電子顯微鏡可使用全息技術觀察樣品的三維成像
總之,全息照像術可以記錄單色波場的振幅—相位的分布。
這種分布可以在某些表面上,也可以在物體之中(介質中),只要
是光波所能傳播到的地方。將包含由物體反射波場的振幅和相位
信息的干涉圖象的照像記錄叫做全息圖。
全息圖上記錄的干涉圖象,不僅可以是透過率有差異的形狀
(稱為振幅全息圖),也可以是厚度
有差異的形狀,或者是折射或
反射波形(相位全息圖)的形狀。
全總圖包含物體的信息以及在記錄點上進行拍攝的物體光束
和參考光束的信息,因此它能在沒有波場光源的外部空間(全息
圖之外)把所記錄的波場重現出來。表示物體性質的這些振幅和
相位的測量, 以一定的方式相對參考光束而傳播著。
全息圖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如果此物體已經不存在了,全
息圖也能把物體全部波場再現出來。利用重現的波場,不僅可以
得到一個物像,還可以得到許多各式各樣的像,甚至改變了該物
體的觀察條件,也可以觀察到這些像。這就是全息像的實質與普
通像片不同之處。當觀察三維物體時,它能再現立體效應。如果
改變了觀察點的位置,也可以見到位移視差效應。
物體(或通過發散散光器照射的透明體)的每個點發散的反射
光波被傳播到整個全息像上,如果把這種全息像撕碎成小塊,其
中任何一小塊都能再現整個物像。
以照射物體同樣的光源照射全息圖,全息圖的再現像,能與
原物體一樣逼真,這是它的一個重要性能,也是全息干涉測量技
術的基礎。
以不同的光,利用幾個參考光束照射在一張感光底版上,可
以在它上面記錄一系列干涉圖組織。這一特點也是令人感興趣的
。
全息照像的基本規律在于:如果在感光膜面上記錄的干涉圖
組織,是由任意物體光束和由與它同一個光源發出的參考光束相
干而形成的,然后再用參考光束照射這個干涉組織圖(全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