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測量金相截面精度的制樣步驟-金相分析
層深測量滲碳、滲氮、碳氮共滲及火焰或感應硬化處理的層深可應用與脫碳層的測量大體相同方法,當然,化學分析只能用于表面化學成分有變化的工藝,但是,如果試樣很硬,則首先應將其軟化,然后才能剝層。
金相法應用較廣泛,但其準確性決定于表面和心部的顯微組織,評定滲層深度時,用非硬化試樣比熱處理后的試樣更容易,滲氮層深度則較難測定,一般說,火焰或感應硬化的層深用金相法很容易測定,因為它們的表面和心部組織的反差很好,為了精確測定層深,試樣的截斷面必須垂直于試樣表面,必要時也可用傾斜的截面,但必須知道其斜度。
采用拋光并浸蝕后的截面測量,精度有所提高,顯微硬度分布法常用于確定總層深及有效層深即達到某一特定的硬度值的深度,從使用的觀點看,總層深沒有多大價值,因為其中有一部分硬度較低而不起作用,因此,較好是確定含碳量達到某一特定值,通常為0.4%-0.5% ,或者是硬度達到50% 馬氏體的硬度值的深度。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