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夾雜物及石墨碳的觀察金相試樣分析顯微鏡
試樣的浸蝕金相試樣經拋光后,表面呈光亮似鏡面,
除作非金屬夾雜物及石墨碳的觀察外,為在顯微鏡下能觀
察其顯微組織起見,必須作浸蝕。
1 、浸蝕原理系利用試樣組織中各種不同部分對浸蝕
劑之化學敏感度不同,結果呈高低不平之表面,在顯微鏡
下視之各部分即有不同亮度。
化學浸蝕——是一個電化學過程,金屬及合金中
的晶粒與晶粒之間,晶粒與晶界之間以及各相之間的物理
化學性質各不相同,它們具有各自的自由能,在電解液中
則有不同的電勢,組成許多的微電池,較負的電位是電池
的陽極、溶解較快,反之溶解較慢或不溶解,溶解的地方
則呈凹洼,或沉積反應產物而著色,在顯微鏡下觀察時,
呈凹洼的地方對反射光進行散射,顯示出黑色線條,有反
應產物的地方則顯示出顏色,由此可分辨出晶粒、相和組
織結構。
純金屬和單相合金的浸蝕純金屬和單相合金經化學試
劑作用,首先溶去由研究時形變所造成的非晶形層,隨后
露晶界、晶粒位向,這是由于晶界和晶粒內部具有不同的
自由能,晶界上的電極電位負于晶粒內部的電極電位,兩
者之間構成電極偶,晶界為陽極,晶粒為陰極,作用結果
晶界被腐蝕,位向的顯示也是同樣的原因,溶解較快,結
果產生晶面的傾斜,或者著色強度不同,在顯微鏡下能被
觀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