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檢測是使用顯微鏡觀察試驗后金相磨片試樣
晶間腐蝕試驗的評定方法通常有如幾種
(1)金相法。金相法是把試驗后的試樣取金相磨片,在顯微鏡下放大100-v500倍,觀察金屬的組織狀態,借以判斷是否出現了晶間腐蝕及測量晶間腐蝕的深度。此方法復雜,但較準確、可靠,因此較常采用。
(2)金屬聲響法。金屬聲響法是把晶間腐蝕試驗后的試樣,從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泥臺上,憑聲音的變化,作為晶間腐蝕的判斷標準。一般分為三級。金屬聲,表示試樣無晶間腐蝕傾向。半金屬聲和暗啞,這兩種情況表明有晶間腐蝕傾向。因為此法帶有主觀因素聽覺在內,所以,很少把它作為獨立的判斷方法使用。
(3)電阻法。電阻法的原理是當試樣受到晶間腐蝕時,晶粒間的聯系變弱,電阻增大,因此就可根據腐蝕前后試樣電阻的變化,來判斷晶間腐蝕的有無及評定晶間腐蝕的程度。此法在測量時,往往帶來一些人為誤差。因此,目前正在研究與改進之中。
(4)彎曲法。彎曲法是將沸騰試驗后的試樣彎曲至90度,彎曲時的壓頭圓角,即彎曲內側半徑不應小于試樣厚度的3倍,但也不得大于10毫米。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