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金相/地礦學檢測光學儀器-光學顯微鏡顯微鏡
顯微鏡的作用
顯微鏡是為增加人們獲得微小細節信息的能力而設計的光學儀器,它經過物鏡和目鏡兩次放大,其較高放大率可達1000倍或更高,能分辨0.2μm的細節,在生物學、醫藥學、金相學、地礦學等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顯微鏡成像理論 早在1873年阿貝首先提出了相干照明時顯微鏡的成像理論,他把物體看作衍射光柵,一束光經過這樣的物體后,由于衍射,光束被分成許多不同衍射角的光線,然后在物鏡后焦面上構成夫瑯和費衍射圖樣,根據惠更斯原理,后焦面上每一點都可以認為是一個相干的次級擾動中心,由于這些次級光源送出的各個光波相互間的干涉結果,在像平面上產生物體的像。
實驗完全證實了這個理論,從幾何光學角度繪出的光學像原理,物
體艱物鏡在目鏡前焦平面(中間像面)附近成一個放大了的倒立實像,然后經目鏡再次放大供人眼在出瞳處觀察。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