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小精密構件顯微硬度測試,所用的載荷小于200gf
布氏硬度測試材料在壓頭下流動和加工硬化(或加工
軟化)的方式影響壓痕的形狀,取決于變形過程的不同性
質,壓痕四邊可以形成凹曲線或凸曲線,這會引起讀數誤
差。
顯微壓痕硬度測試 顯微壓痕硬度測試(或顯微硬度測
試)所用的載荷小于200gf ,因而形成的壓痕非常小,200gf
的載荷在中等硬度金屬表面上形成的壓痕約為50μm ,這
類測試特別適合于在微觀尺度下探討硬度的變化,它可用
于測量第二相粒子的硬度,在一晶粒中查出出現硬度差的
區域,顯微硬度測試還可用來對手表部件這樣細小而精密
的構件進行常規試驗。
盡管人們已經作出了一些努力,在顯微壓痕測試的標
準化以及將其推廣到宏觀壓痕結果方面仍存在一引起問題,
這里有幾個原因,任何材料的顯微硬度幾乎總是高于其標
準宏觀硬度。此外,顯微硬度隨載荷而變化,較初,顯微
硬度值有一段上升的趨勢(直至載荷到幾克為止),然后
其值隨著載荷的增大而下降,在非常低的載荷下,測量到
的實質上單晶的硬度;壓頭華為“看到”單晶體,壓頭引
起的塑性變形限制在該晶粒中,隨著載荷的增大,近鄰諸
晶粒出現塑性變形,進而達到真正的多晶體變形階段,正
如我們熟知的那樣,晶粒尺寸對金屬的屈服強度和加工硬
化特征具有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