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學顯微鏡研究用樣品采集及礦物樣品制作常識
樣品采集及礦物分選
采樣 礦物樣品的采集應注意其代表性、典型性及目的性。樣品的規格及數量主要取決于研究目的,如為了研究巖石(或礦石)中主要礦物和次要礦物(特別是副礦物)化學成分而采集的化學分析樣品或人工重砂樣品,一般需要較多的數量,有時可達10kg以上,總的要求是能夠滿足鑒定和研究需要,適當留有余地。
為了解決地質問題(如地層或侵入巖體對比)的樣品較好按地質剖面系統采集,為了解決構造問題,較好采集定向標本,采集時記錄標本的野外產狀和方位。
礦物學研究用的光片、薄片的采樣的各項要求與一般礦床和巖石學研究的采樣大致相同,有時為專門目的采集 的大薄片、大光片、大磨光面和大標本,則不受樣品規格大小的限制。
較后值得特別強調,如同地層古生物研究采集化石一樣,對于自然界極其寶貴的和少見的多種多樣的各種晶面齊全和晶形完整的礦物晶體或雙晶,應小心采集(防止震壞),并在運輸過程中妥加保護(如裹以棉花和專用容器包裝等)。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