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鍛鑄鐵加工看灰鑄鐵石墨形狀用金相顯微鏡
可鍛鑄鐵按基體組織可分為:鐵素體可鍛鑄鐵與珠光體可鍛鑄鐵。鐵素體可鍛鑄鐵的組織是鐵素體基體上分布著團絮狀石墨因此,它的塑性及韌性較好,適宜制造承受沖擊震動且有一定強度要求的鑄件,也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種可鍛鑄鐵。
珠光體可鍛鑄鐵,基體為珠光體,所以強度及耐磨性較高。由于熱處理工藝比較復雜,目前生產量較少。
為了獲得不同的可鍛鑄鐵,對白口鑄鐵件的熱處理大致可分為兩類。
鐵素體可鍛鑄鐵的退火:由于加熱時間長,為了防止鑄件脫碳與氧化,應先將白口鑄鐵件密封在加熱箱內,并填充中性介質(如砂子)。加熱時緩慢升溫至900-1000℃,長時間保溫后,爐冷至720^-750 ℃,再一次長時間保溫,然后爐冷至600℃左右打開爐門冷卻。由于高溫及低溫保溫時間均長,滲碳體分解充分,故較終組織為鐵素體十團絮狀石墨。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