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焊縫定量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和視場的數值
按照尺寸或尺寸組統計夾雜物的數目(借助目鏡的刻度)可給
出可靠的定量的評定,在此基礎上計算肺片上夾雜物所占的面積
和金屬中夾雜物的體積百分數。為了減少相對誤差,在測量時正
確選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和視場的數值有很大的意義。夾雜物的
尺寸和金屬被夾雜物污染越小,放大倍數和視場應當越大。
由于必須統計數較較多的視場,夾雜物的定量評定是費力的
工序。但是在利用視頻顯微鏡時,耗費的時間和勞動可縮至較小。
對焊縫金屬來說,具有很小尺寸的(1微米級或更小)夾雜
物—彌散夾雜物是其特點。
普通金相分析:不能提供關于焊縫金屬中夾雜物
數量的完整概念,因為絕大多數夾雜物具有小于2微米的尺寸,也
就是說接近光學顯微鏡分辨能力的極限(或者,甚至在分辨能力之外)。
同樣,在焊接過程中由渣中還原出來的硅和錳同溶解在金屬
中的氧反應(在金屬的溫度降低時),使焊縫金屬被氧化物夾雜污
染。因此在埋弧焊時,錳、硅還原過程在增加焊縫金屬中錳和硅含
量的同時,也引起其中氧含量的升高(以非金屬夾雜物形式)。
夾雜物不僅是氧化還原的產物,而且也可能是其他反應的產
物。例如,電弧氣氛中氮為金屬所吸附不僅導致氣泡(氣孔)的形
成,而且如果在液體金屬溫度下,存在著能夠在熔融體中形成強氮
化物的元素(例如錯、欽等)時,也可能導致形成氮化物夾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