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巖石樣品制備的步驟樣品較厚怎樣進行細磨
第一次細磨:
粗磨工作一般把巖片磨到0.1毫米左右,即算完成,然后將
薄片用清水洗凈,再換用320號金剛砂在細磨片機上繼續磨薄,
磨薄時要注意加水和砂適較,每次加時,要用一塊石塊將砂和水
研磨一下,使砂和水在磨盤上散布均勻,并研碎或揀去細砂中的
粗粒砂,以避免薄片劃上較大的擦痕而損壞薄片。薄片第一次細
磨大約磨到0.06-0.04毫米。此時在顯微鏡下石英的干涉色大
多數為一級淡黃、黃色、橙黃色,少數為一級橙紅色。然后再分
別用M28和M20號金剛砂磨,將石英磨至一級黃白到淡黃。此
步細磨機器速度應快些,一般達到1200轉/分為好。
第二次細磨:
這步工作主要是用手工在玻璃板上用1200號或M14號金剛
砂研磨,也可用較細的泥漿如黃泥漿、白泥漿等來研磨(黃泥漿
一般是由粗磨金剛砂中漂洗出來較細的泥漿砂。白泥漿一般是用
一些廢剛玉、石英、瑪瑙等人工制成的細粉)。細磨是薄片較后一
道工作,所以,·必須特別細心,不然容易損壞薄片,甚至造成廢
品。磨時手指將薄片掌握平穩,開始磨時食指和中指壓在薄片中
心,以食指加壓為主,如發現薄片一邊厚一邊薄時或一頭厚一頭
薄時,手指的壓力可壓在厚的地方進行校正,達到厚薄一致。
細磨過程中,不管采用哪一種磨法,都必須隨時轉動薄片方
向,當接近完成時,應檢查其是否達到標準厚度。薄片的標準厚
度為0.027(或0.03)毫米,允許誤差范圍為0.002--0.003毫米。
透明礦物在正交偏光的干涉色級序是鑒定礦物的一個重要光學常
數,而干涉色的級序除了與礦物本身的折光率有關外,還與薄片
厚度有關,同一種礦物平行光軸的切片,干涉色級序隨薄片厚度
的增大而增高,作為某個礦物千涉色的標準級序是根據薄片標準
厚度而測定的。所以,在薄片接近完成時,一定要檢查薄片的厚
度是否符合標準。達到標準厚度后,細磨即告結束。檢查是在偏
光顯微鏡正交偏光下觀察石英、長石、方解石等這些分布較廣的
礦物千涉色來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