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灰粒級浮石碎屑一般特征鑒定圖像顯微鏡
浮石碎屑
作為在野外所觀察的浮石碎屑一般特征
在顯微鏡下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經過鑒定的火山灰流凝灰
巖,浮石甚少是以火山灰粒級形式存在的。一些火山灰流,主
要的或整個地由浮石組成。所以較好作為浮石流來描述。浮石
的特點及變化,當其碎屑粒徑大到野外能夠進行研究時,是較
容易搞清楚的,所以,基于野外研究的結論,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有些現象需要借助顯微鏡來澄清,還有一些重要特征也
需要借助顯微鏡來揭示。
浮石碎屑一般與碎片物質相伴生,它們在粒度上仍占壓倒
優勢。大多數普通浮石碎屑是由大大拉長了的管狀孔腔組成,
形成纖維狀構造,但較為少見的是由幾乎等軸的略呈球狀的
氣泡組成,多孔浮石碎屑.
脫玻作用
大部分火山灰流凝灰巖受到了脫玻作用,這種脫玻過程迭
加在由于火山碎屑物質的熔結和扭曲而形成的組構之上。這些
連續不斷的作用,在許多情況下,深刻地改變著原始玻屑的內部
構造。然而原始結構構造仍保留在大多數脫玻化的凝灰巖中。
脫玻化凝灰巖的物理特征,與所形成的礦物的鑒別密切相
關,所以在進一步研究結構之前要加以討論。脫;饔盟a
生的細長的、平行的共生體(橢球狀構造)的粒度變化很大,
但是,正常情況下顆粒很細,以致在顯微鏡下也無法辨認。
是以淡色邊緣為特征,在正交偏光鏡下,顯示很淡的灰色,甚至
用很高的放大倍數,也見不到礦物集合體的重熔現象。
然而在幾乎所有標本中,脫;a生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