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斷裂表面不平處的粗糙程度測量工具顯微鏡
表征材料在一次加載時抗斷裂能力的宏觀標志是斷口的韌度。斷口韌度是用斷口的纖維部分所占有的相對面積及在該面積
中纖維性的程度來評定的。實際上在所有的情況下,一次加載時的金屬斷口都具有混合的特點,即在斷口表面上可以觀察到有不同比例的韌性斷裂區和脆性斷裂區。
斷口上纖維部分的數量和大小,通常是在較低的放大倍數 (60~100倍以下)下通過對斷裂面的觀測來確定的。在纖維斷口的情況下,表面無光澤,十分粗糙,沒有結晶光輝,個別凹凸不平處的粗糙程度不大。
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塑性(韌性)斷裂表面時,可以看到粗糙的坑狀結構,即試樣的兩半斷裂面是由許多被凸起的圍堰彼此隔開的深度不同的圓形凹坑組成的。這種“圍堰”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局部“細頸”。
一般說來,隨著材料顯微塑性程度的增加,“坑”的深度也增加,而各坑之間的“圍堰”仍然保留著。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