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物鏡過大的象差會使分辨率下降
根據對光學儀器成象的研究,可得結論,郎不能為純幾何光學的概念所局限,而必須考慮到衍射的作用,這種作用能從根本上改變象的結構.如果顯微鏡和接收器(例如觀察者的眼睛)均為理想的,
則正是衍射限制了顯微鏡的分辨能力.在經過良好校正的顯微鏡與瞳孔直徑超過0.7毫米很多的眼睛相配合的情況下,
則生理上的缺陷將占主要地位并會掩蓋住衍射的影響.在顯微系統中通常采用很小的出射光瞳,如果眼睛在這種條件下可視為一理想的儀器,則物鏡過大的象差會使分辨能力降低.象的結構總是由衍射和象差的聯合效應確定的.在眼睛為理想的情況下,這兩個因案同樣也確定了儀器的分辨能力.
對于從事顯微技術的工作人員而言,研究當存在象差和衍射時象的結構是極端重要的,因為這將有助于對成象的闡釋以及了解所觀察到的現象.
在顯微鏡中常常使用基于這種原理所制造的相板.可以做出一整套帶有相板的顯微物鏡,相板可產生不同的吸收與不同的周相差.
當然,每塊相板均具有確定的參數,為了更換相板也就必須更換物鏡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