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零件淬火后尺寸與形狀偏差測量顯微鏡
尺寸偏差的測量,用現代的測量技術在測量方法方面沒有
什么困難,并可進行合理的、充分可靠性的測量。而材料、結
構及熱處理的缺陷卻與此相反,要識別它則存在很多困難。
這是很清楚的。而且,即使用現代的檢驗技術,也不一定
會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即使可以加工制造能安全運轉的機械構件,也必須搞清結
構件形態對強度的影響,及長時間實際運轉時承受的載荷等因
素。以這些實際資料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材料,還必須采用適
宜的制造方法和熱處理方法。零件在使用狀態下能否充分經受
住靜態的或交變載荷,要根據它是否具備承受載荷變化所必需
的表面狀態和所要求的機械性能來加以考慮,這一點切不可忘
記。
鋼材選擇不當選錯材料經常引起重大問題。為選擇符合要
求的材料,機械設計者、在材料接受機械加工時檢查材料的技
術人員以及鋼材制造者,三者之間順利地進行有效的共同研究
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很明顯,結構件作業的安全性取決于使用材料的機械性能,
而機械性能又受材料成分及熱處理的影響。
材料精加工時要特別注意經濟性,加工零件要根據材料質
疑決定制造方法。例如,對按要求給予塑性變形加工(如熱鍛、
拉拔加工)之后的材料進行適當的預備熱處理(軟化退火、消
除應力退火),再對預備熱處理后的材料或毛坯做精加工處理
等。此時不一定因為使用了價格較高較有價值的材料就可保障
較高較大的安全性了。經濟性好的精加工和機械零件作業的安
全性雖然受很多因素影響,但這一點較易掌握。然而,它還受
一些沒有探明的因素的影響,所以當前在選擇鋼材時更要有效
地運用實際經驗。在從事大型零件的加工時更應認真對待。相
同的零件如曲軸,制造方法各種各樣材料亦有鋼鍛件、鑄件,
即使是鑄件,其種類也各不相同熱處理方面也可以應用調質、
表面硬化、高頻淬火及氮化等方法。
使用目的、材料尺寸以及要求強度等,從具有不同成分的
鋼種中選擇亦可滿足要求。但是,為得到零件承受載荷時所要
求的機械性能,在使用這類鋼時要進行適當的熱處理,這一點
很重要。還可從適合作業安全性的鋼種中選擇適于加工的鋼種。
鋼有很多種類,鋼的熱處理亦有多種方法,不能一概而論。但
一定要采用適于加工所選鋼材的設備,制造出耐沖擊性較好的
產品。就合金鋼而言,雖然鋼的價格高,但它有各種令人滿意
的優點。價格低廉的碳鋼中水淬鋼多,故這些鋼或出現裂紋或
發生變形,還經常產生軟點,從而導致廢品率增高。
有些零件淬火后不再進行加工,有的只需研磨(多屬工具),
因此必須充分考慮到淬火造成的尺寸與形狀的變化。必須判斷
這類變化是由于相變(馬氏體的生成)造成的,還是由于熱應
力(加熱冷卻的不均衡)造成的,以及通過改善設備能否在某
種程度上防止這種不可避免的體積變化,應該查明這些變化的
原因,以做出相應的處理。用消除應力退火進行校直,可使用
適當的夾具,通過均勻的加熱和冷卻,一般可使變形得到一定
程度的改善。然而,關于相變造成的尺寸變化,則必須熟知廣
泛的材料知識(因熱處理方法不同,尺寸變化怎樣不同;因鋼
種不同尺寸如何變化等)。
高鎳合金滲碳鋼(>1.5%)滲碳時,滲層過深的滲碳是沒
有實際意義的。這是因為,如進行深層滲碳,將產生極穩定的
殘余奧氏體,致使表面難以達到所要求的硬度。斷面有較大變
化或附有突出棱角等異形結構零件進行火焰淬火和高頻淬火時,
一定要選擇對過熱不敏感的鋼材。對具有長而薄的極不對稱斷
面的零件,為使緩冷亦能硬化,應使用空冷即能淬火的鋼。此
時可在零件冷卻過程中矯直,所以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