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礦物截面包裹體可微調一下顯微鏡聚焦平面
主礦物中流體包裹體產狀的細心觀察和描述對所獲得的包裹體成分和密度資料的分析解釋起決定作用。在有些礦物中包裹體照象記錄就足夠了,但一般來說照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來。
如果包裹體按晶體的生長帶輪廓產出,則屬于原生,這樣分析解釋就相對簡單。而次生包裹體的產狀和成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成群的包裹體可能是單個包裹體的群集,因而是早期形成的。然而有些成群包裹體是一種早期包裹體部分爆裂的結果,因而它們的成因是一種晚期現象。它們也可能由一種軌跡中的包裹體發生轉移而成,
.在顯微鏡下微調一下聚焦平面,就能辨認出處于愈合裂隙中的包裹體,特別是當裂隙面與片子平面斜交的時候。沿一條愈合裂除的每個包裹體大小和形狀往往是相似的,而在相同的主礦物或包裹體群中各分散孤立的包裹體的大小和形狀往往有變化。
如果原來裂隙在單個晶休中尖滅,那么沿裂隙分布的包裹體通常彭著原始裂隙的尖端方向變小。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