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巖石觀察和研究專用偏光顯微鏡的構造與發明
偏光顯微鏡的構造與調試偏光顯微鏡的發展史普通顯微鏡據說是在
16世紀末發明于荷蘭。17世紀時,逐漸為生物學的研究所利用,致使人
們對生物的微構造和微生物的概念產生了顯著的變化。那時處于進步中
心的中心人物,也是和等人同時代的荷蘭學者。然而,那時的顯微鏡是
非常簡陋的,真正做到使用光學玻璃,進行消除收差的設計,那是19世
紀前半葉的事情。
關于偏光的理解以及產生完全偏光的裝置——尼柯爾棱鏡的發明,
也是19世紀初的事情,尼柯爾棱鏡的發明者是愛丁堡大學的物理學家尼
柯爾。
使用顯微鏡對礦物巖石進行有效地觀察和研究,第一必須制作礦物
巖石的薄片,第二必須大顯微鏡上安裝偏光裝置。據說,尼柯爾不但發
明了偏光裝置,同時子發明了薄片制作法。后來實際上對礦物巖石進行
顯微鏡觀察,并證明這對地質現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的先驅者,還得
數索比。這些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英國有閑階段紳士是信杰出的人物。他
在19世紀50年代,將這類研究結果整理為幾篇論文發表,其中,著實包
含有銳敏的觀察。
然而,證明顯微鏡是研究礦物巖石的有力武器,并把這種研究更推
向深入,使之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