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礦物和碎屑,粘土礦物組成與顆粒測量顯微鏡
砂巖中的粘土礦物組合
砂巖中的粘土礦物,可以是碎屑成巖的,或者是自生成因
的。只是近年來,由于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研究砂巖組構日益增
多,才認識到砂巖中自生粘土礦物廣為分布。通過對第三系,中
生界和古生界785塊硅質碎屑砂巖的研究
有90%以上的樣品含有自生粘土礦物。砂巖中自生粘土礦物
的存在,使應用砂巖的結構性質來作古環境分析復雜化了。因
此,區分自生粘土礦物和碎屑粘土礦物極為重要。
區分砂巖中自生粘土礦物和碎屑粘土礦物的主要標志是粘土
礦物的形態以及整體結構關系。碎屑粘土礦物顆粒,可
呈分散狀作為砂巖的基質存在,或者形成細粒紋層。此外,粘土
物質可沉積為粉砂級或砂級凝聚集合體。粘土聚合粒
包括有生物成因的球粒、 “撕裂”碎屑(來源于和砂約同
時沉積的泥質層的侵蝕),以及甚至于可能有保留下來的粘土凝
塊。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這幾種不同成因的聚合粒通?赡苁请y
以區分的。
砂巖中自生粘土礦物的主要產狀。
孔隙襯邊自生粘土,由連續的包膜狀(20~40微米)粘土礦
物組成,與顆粒表面呈切向或徑向排列。
粘土膜由切線排列的伊利石和徑向排列的纖維狀蒙脫石組
成。纖維狀徑向孔隙襯邊粘土可向外延伸到孔隙中,構成充填孔
隙網格。伊利石、綠泥石及混合層相,均曾作為自生粘土形成孔
隙襯邊及充填孔隙網格有過記述。雖然粘土礦物具有片狀硅酸鹽
構造,但對它們的纖維狀性質還沒有得到恰當的解釋,盡管在石
棉型片狀硅酸鹽(如蛇紋石)申發現有明顯的平行層。
呈分散質點充填孔隙的自生粘土,其特征是系由高嶺石組
成。高嶺石通常呈自形假六邊形板狀晶體的集合體雜亂分布在孔
隙中,而不是在顆粒表面上交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