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樣品孔隙度與滲透率的測量實驗中顯微鏡的應用
用來預測垂向和橫向上的油層性質,然后建立與孔隙度、滲透率以及飽和度估算值之問的關
系。在這個過程中所假設的地質分層必須與孔隙度和滲透率(孔一滲)基礎上的巖石物理分
層作對比。由巖芯分析和測井分析得到的孔隙度與滲透率數據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對粘土礦
物在孔隙空間中的作用的了解,也取決于巖性變化對油層容積性質所產生的作用。在X一衍
射分析和電子顯微鏡掃錨(SEM)研究基礎上得到的地質觀察的綜合,常常有助于解釋孔
隙性質中成巖作用變化的基礎,它可以作為油藏模型中的深度、位置或者飽和度的函數?
以預料,受成巖作用損害的層,有與其它層不同的殘余飽和度或者相對滲透率。
孔隙度的測量
孔隙度可以根據對巖芯段塞(從取出的巖芯上鉆取)的測定或者根據電纜測井曲線來確
定。對于巖樣段塞,常規巖性分析技術可以測定巖樣的總體積、孔隙體積或者顆粒體積。孔
隙體積是指能被油、氣、水或者為實驗目的而用的汞所占據的連通孔隙空間。在常規巖性分
析中,巖樣總體積通?捎每ǔ邅頊y定或者在比重計中根據排汞量來測定。
有一種被稱為流體體積匯加的技術方法可用于實驗室巖芯段塞測定。用這種方法測出的
孔隙體積可以認為等于任何占據這個巖石孔隙空問的油、水和氣體的體積之和。這個方法是
毀壞性的,因為有代表性的那部分巖石中的水和油是通過蒸餾被粉碎的巖樣來確定的,這種
方法叫分解蒸餾法。下一步要對有代表性的巖芯碎片進行壓汞試驗,以確定氣體充填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