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體金相分析和相顯微硬度測量光學儀器廠商
固溶體的顯微硬度與硅中碳含量的關系曲線包括兩個部分——傾斜的與水平的
部分轉折點相當于單相區的邊界,即碳在固溶體中的極限濃度。
根據金相分析和相顯微硬度測量的數據,1350℃時碳在硅中的較大熔解度是0.6%.
從碳化硅中蒸發硅的就去得到的樣品用以探討硅- 碳相圖在區域內的相組成以及碳
化硅的均相區,原始的綠色金剛砂粉的雜質有0.11% 、0.01% 、0.058%、0.017%.
將碳化硅粉壓制成小塊并在5X10毫米水銀柱的真空中1900℃與2100℃的溫度下退火,
較后產物中的碳含量決定于退火溫度與保溫時間,經過退火以后的樣品進行化學與
X 射線分析。
碳化硅在真空和1900℃的溫度下退火10小時,其游離碳的含量,當總碳量保持
常數值時能增加至2.4%,由此可以推測硅在碳化硅內有某種程度的溶解度。
當在真空和2000-2100 ℃的溫度下長時間的退火20-27 小時,此時硅蒸發碳化
硅幾乎完全分解形成游離碳- 石墨,在我們的試驗中石墨的含量達到90% 碳的總含
量30-90%的樣品經X 射線結構分析指出,多0.4 樣品開始,除去六方變體與譜線以
外,也觀察到石墨的譜線,其強度隨游離碳含量增加而增加。
碳化硅晶格參數的變化在測量精確度的范圍內,沒有發現與碳含量之間的聯系,
但此不能證明上述關于硅的碳化硅內溶解度推測,在X 射線的照相上除去碳化物與
石墨的譜線外末發現任何其他的譜線,從而證明前人關于在系線內除外別無其他化
合扔的資料。
1 、進行了硅- 碳系統0-90%C的熔合物相組成的研究。
2 、確定了1350℃時碳在硅中的有限溶解度區域的存在和該區域邊界的位置。
3 、得到真空與高溫——1900-2100 ℃溫度下碳化硅分解作用的某些定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