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學顯微鏡或電鏡對分散在平面載玻片測量粒度
粒度之測量 測量粒度之方法有多種,按照粒度之間測
量原理分類,開列了幾種測量粒度的主要方法,及其測量
范圍與分布其準,不準備將各種測量方法測量裝置作詳盡
的評述,僅就計數,篩分及沉降法及測量原理作一簡單的
介紹,
1 、計算法
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對分散在平面載玻片上
之粉料,可以進行直接觀察,或將所拍照片按不同粒徑進
行計數測定,對于某些分散性較好,不易粘凝的粉料,可
用干式法直接將之均勻攪拌于載玻片,對于某些易于凝集
的粉料,可用合適的,粉料不熔解于其中的液體如水等,
制成懸濁液、攪拌均勻后滴于載玻片上形成液膜,干燥處
以備觀察,而對于某些極易沉淀、不易形成懸濁液的粉料,
可用液態石蠟等稠性媒質將之混煉,然后通過當烯釋涂布,
并用溶劑浸除媒質以備觀察。
2 、篩分法
這是對較粗粉粒測定的有效方法,它也被廣泛地使用
于生產之中,用以篩除過粗的粉粒,由于篩孔是方形的,
故只要截面比它的粉粒均能通過,甚至針狀粉粒亦能通過,
篩分時將適當篩號之標準篩,按篩孔大小自上而下套疊,
較下承于同形容器,置于振動臺上以一定的頻率和振幅振
篩,然后稱量各層之篩余粉料,現在國際上流行的標準篩
孔,較小可達38-45 微米左右。
3 、沉降法
在粘滯液體中,小球的下降速度,和液體的粘度成應
比,與小球直徑平方成正比。
具體用沉降法測量時,可在懸濁液的一定深度設置天
秤托盤,然后測得沉降重量隨時間而增加的曲線,通過此
曲線在不同點斜率,便可得到以重量為基準的粒度分布曲
線,由于懸濁液之比重,隨所含粉料濃度不同而異,測量
其比重按時間的變化,或在沉降一定時間之后,同時測量
不同深度之比重,故同樣可以通過的有關系求得粒度之分
布,具體的操作方法和計算公式,將隨不同的測裝置而異,
但其測量原理都是大同小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