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巖相顯微鏡,晶相,玻璃相,氣相之間的分布
電子瓷的顯微組織結構
陶瓷的組織結構又叫相結構,或簡稱織構,通常是指
陶瓷中各種組分——晶相,玻璃相,氣相之間的分布與交
錯情況,如果主要指包括各相的外部形狀、體積大小、所
占比分等,則這種描述各相之間關系的結構可稱為相的整
體結構,此外相結構還包括晶粒外型、結晶方向、多晶轉
變、應力裂紋、異相析出、雜質分布、粒界結構等,這種
反映某一盯局部細微形態的結構可稱為相的細部結構,陶
瓷相結構的直接觀察,是借助于巖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
來進行的,不過確切的相組成,則需結合化學分析、X 射
線衍射等結果才能確定,至于晶格結構、位錯、晶格中之
點缺陷等屬于微觀結構,它的主要研究手段與分析方法都
與顯微結構不同,研究顯微結構時,通常將客體放大數百
倍至數千倍,即其觀察細度為微米數量觀,而研究微觀結
構時放大倍數可達數百萬倍,其分析細度可達數埃,故顯
微結構又稱半微觀結構。
對于電子陶瓷說來,這種半微觀結構的觀察,分析與
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繪制相圖的重要手段之一,
又可給電子瓷的各種特性分析提供科學依據、它對改進配
方、優選工藝,合理組織瓷料生產能起到指導作用。
另外,從生產的角度看,陶瓷的相結構又直接取決于
其組成成分和制作工藝,成分與工藝的稍許變更,可能引
起結構的巨大變化,具有代表性的電子瓷組織結構的顯微
照片,用以說明其相與相之間的關系,有關細部結構、以
及成分工藝對顯微結構的影響。
電子瓷相的整體結構由于陶瓷的燒結基本是在固相或
準固相之下進行的,故其顯微結構與繪制時的顯微結構不
盡相同,繪制相圖時是從液相開始冷卻并達到充分平衡,
故其結構是比較理想的,均勻的,而燒結陶瓷是從低溫開
始,在低于系統熔點之前幾百度或幾十度就停止升溫,且
保溫時間通常也只有幾十分鐘至幾小時,尚末達到平衡,
故其結構通常是不均勻的,介穩的,往往含有高溫下的尚
末充分熔融或溶解的晶相,或反應殘存物,降溫時沒有不
得及平衡折晶過飽和液相或超溶限固溶體,以及仍末排列
干凈或被困于晶粒內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