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下,檢測直徑為30一50μm的顆粒組成特點
在“干”粉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顆粒間作用力。較基本的
是范德華力,它一般是引力。雖然靜電力比范德華力小得
多,但當顆粒中存有過量電荷時,靜電力也起作用。此外,
在吸附有一層液膜且互相接觸的顆粒之間,也存在一種引
力,但這種力很可能僅在較高的相對濕度才較顯著。當顆
粒之間的液體量相當大時,還會形成顆粒間的液橋,從而增
加了粉體的粘聚性。
較后一點,將顆粒保持在容器中的力是重力,很容易計
算出將粉體揚升為塵霧所需的能量。對于具有確定的幾何形
狀和組成的顆粒,可找到很簡單的表達式來估算這些顆粒間
作用力的大小,但將它們應用到實際的系統中去通常是很困
難的。然而在摻和的初期階段,可以估算出主要作用力(范
德華力和重力)的大小,來解釋粉體的解團聚現象。
一般說來,粉體的粒度越小,顆粒間作用力在控制粉體
的堆積和流動行為方面就越重要。如要使顆粒緊密地堆積和
自由地流動,作用于每個顆粒的重力需大予將顆粒保持在一
起的力。
流動的傾向;反之,則粉體粘性較大。因而,半徑為0.1μm
的顏料顆粒本身就具有粘聚性。
然而,顏料粉體確實是以松散的團塊形式自由流動。在
光學顯微鏡下,其表觀直徑為30一50μm。如果我們假設這
種松散的團塊本身是由顆粒松散地堆集在一起的,剛其密度
比1大不了太多,且團塊表面只有一二個顆粒對引力有貢
獻。那么,通過與前面類似的計算,就可以得出:當直徑大
于30~50μm時,團塊將會自由地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