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加熱工來使鋼制機器零件不同的用途,檢測顯微鏡
快速加熱
高生產率的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技術正在廣泛地應用.但是,
只有很少的參考文獻指出了這些方法對用這種手段淬火的鋼的淬
透性的影響.很明顯,為了使奧氏體均勻化,保溫是必要的,而且
為了加速碳和合金元素的擴散可以采用較高的溫度.采用高溫加
熱受到奧氏體晶粒急劇長大的限制,但是這一過程也取決于保溫
時間.因此所有快速淬火處理都采用比常用較高奧氏體化溫度為
高的溫度.
當鋼件承受火焰淬火時,鋼件表面以下部位達到某一溫度所需
要的對間受鋼的導熱率支配;而當鋼件進行感應淬火時,鋼件
表面以下部位達到某一溫度所需要的時間受耦合情況與電流頻
率支配.預先熱處理后得到的顯微組織也是重要的,均勻分布
的碳(例如像在淬火、回火鋼中那樣)比不均勻分布的碳(例如由
退火或正火所形成的塊狀鐵素體一珠光體團中那樣)為好.
總之,奧氏體的狀態對隨后的轉變動力學及其轉變產物的性
能有顯著影響.因此,在研究淬透性時,盡可能地從晶粒大小、均
勻性、形核相的存在及應力狀態幾方面來了解奧氏體的狀態是十
分重要的.
用熱處理來使鋼制機器零件具有較高的強度在文明世界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若無這種能力,就不會有目前在運輸業、農業、海運
業和建筑業中使用的高速、高壽命設備,或者,即使是在較好的情
況下,它們也是笨重和低效的.
如果沒有材料方面的技術進展,制造復雜高效的機器確實是
十分困難的.淬透性的定量概念和淬透性資料的迅速積累,當然
是材料方面較重要的技術成就之一.鋼廠和設備制造廠都經常使
用這些數據,鋼廠使用它們作為控制標準,也作為工藝過程分析的
基礎.設備設計者運用淬透性原理幫助他們為一定的用途選擇合
滲碳方面的應用
當然,滲碳一硬化零件與透硬零件的特性之間具有顯著的差
別.絕大多數滲碳零件是在“淬火狀態”或經很低的溫度回火后使
用的.可以想到,為了獲得磨損抗力或疲勞抗力等等,表面硬度一
定很高.然而,根據淬透性原理選擇鋼材的方法是非常相似的,盡
管比較復雜一些.
滲碳齒輪在冶金和工程設計中是一種有代表性的零件,然而,由于
問題的復雜性,
從成本觀點看來,它們常常是用不合適的材料制造的.有許多
經驗方法曾被用來代替合理的工程方法,當然,也獲得了某種程度
的成功.此外,還有人企圖為齒輪材料的選擇建立一種適用于各
種情況的原則,然而對多數零件而言,這些原則多半都有約束條
件,并且常常導致過于安全和合金元素資源在使用上的浪費.采
用的鋼種應使其合金元素的配合能夠用較低的成本較有效地提供
工程上的使用性能.關于齒輪材料,盡管存在著許多復雜的、甚至
矛盾的情況,一般認為,基本的或本質的條件是使選定的成份在滲
碳與淬火后,應當在像節線和齒根圓角這些關鍵位置處造成能夠
適應外加應力的強度(硬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