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顯微鏡是依據折射率的差異-儀器的特點應用
偏光顯微鏡細胞和組織內呈結晶性或纖維性的成分,具有高
度的分子排列方向。當偏振面的光線射向這樣的物體時,這些物
體可起到似乎將它分裂為平面上偏振為互相垂直的兩個光線作用。
這兩個光線的速率不同。對這些物體可稱為具有雙折射性。
檢查雙折射性的另一種方法是,其折射率的差異,取決于與
分子排列方向有關的偏振光線的振動平面,在外部電磁場的影響
下,當與結構成分的原子和分子相連的電子云不呈游離狀態而不
能向各個方向均等運動時,或者,當具有某些其它有次序的或層
狀結構,
其規模小于所使用的光線波長時,均可發生這種雙折射性現
象,這些大于一個折射率的有次序的結構,可應用偏光顯微鏡進
行觀察,偏光顯微鏡可把探查的光線限制于所需要的方位和方向,
因此,盡管是看不到的分子也可測定纖維蛋白的排列規則或長分
子的其它排列形式。那么,正是偏光顯微鏡可從分子水平上,間
接提供關于結構排列的知識,這種顯微鏡也適用于活細胞。
干涉顯微鏡比相差顯微鏡有更多方面的用途,兩者中只有干
涉顯微鏡可進行定量測定。但是,干涉顯微鏡價格較昂貴,又較
笨重,在許多類型定性觀察方面,還是相差顯微鏡較好。
近代發展的干涉顯微鏡,用的是差示干涉光,設計這些差示
干涉光,可測定局部的折射率梯度,并在多數情況下,在測定透
明的微細結構方面,效果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