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測量表面硬度,顯微分析零件切下來試樣表面
表面檢驗一般是在其他檢驗之前進行的,主要就是察看零
件的外表和表面浸蝕,根據這種檢查可以大體上判斷處理過程
中所采用錄影工,表面浸蝕可能顯露淬火區,并可發現許多疵
病,例如顯微裂紋、末淬火區,表面檢驗法的較大優點是可以
用在成批生產中,因為不需要破壞零件。
觀察零件的斷口能近似地、但迅速地發現淬火層的輪廓,
深度和質量,當然,進行這項檢查時一定要破壞零件,但由于
這種方法特別快,所以也就很方便,尤其是在調整大批同類型
零件的淬火工藝過程中特別便利。
制成宏觀磨片后檢視零件的剖面,可以判斷淬火層的輪廓。
所謂宏觀磨片,就是用肉眼可以看到淬火層的、經過磨光
這樣方法的缺點是必須破壞零件,但檢驗的結果比斷口法要精
確和完善。
按硬度來檢查淬火結果是較方便又較常用的方法之一,不
論在零件的表面上或是在零件的斷面上都可以測量硬度,用這
種方法可以客觀地測定淬火區,測量縱深硬度大多在宏觀磨片
上進行,經過這種測量可以精確地判斷淬火層的真實深度,及
過濾區的厚度,縱深零件縱深上測量硬度,就須要損壞零件,
因此這種方法多半用在調整規范的達程中,日常檢驗時一般只
限于測量表面硬度。
顯微分析是將零件上切下來的試樣的表面加以拋光和浸蝕,
然后置于放大100-2000倍的顯微鏡下檢查,這種試樣叫做顯微
磨片,顯微組織的分析是較詳細的,但同時也是較繁重的,它
要求觀察者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應用顯微分析比根據硬度曲
線更能正確和客觀在測定淬火層的真實深度。
淬火后金屬的較硬組織叫馬氏體,馬氏體的形態分為針狀
和非針狀,高頻淬火具有非針狀形態。
顯微分析時,和宏觀分析時一樣,要破壞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