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電子束波長較短所以分辨率很高
什么是電子顯微鏡技術?
答:電子顯微鏡利用電子束波長較短,以及易于用電磁透鏡聚焦的特點,它的分辨能力遠遠超過光學顯微鏡。如果以50千伏電壓來加速電子,則電子束波長約為X=0.05埃,
這個數值大約是可見光波長的十萬分之一,但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并不能相應地高于光學顯微鏡十萬倍,這是因為電子顯微鏡中電磁透鏡的數值孔徑很小的原因。
過去用光學金相顯微鏡不能分辨的某些細節,已逐漸被電子顯微鏡所揭示。
電子束不能穿透大塊金屬,故使用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時必須應用薄的復型或金屬薄膜作為試樣。一般說來,兩者均可觀察顯微組織,但前者不如后者直接。
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常用的透射式電子顯微鏡只能對極薄的試樣進行觀察,觀察區域極小,代表性不及用光學顯微鏡所獲得的大;試樣制備也極麻煩,設備費較貴,觀察一個試樣所花費的時間也較多。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