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植物果實內的顯微細胞變化
細胞學的變化
據對衰老種子用電子顯微鏡觀察,衰老種子的細胞核異
常,染色質結塊,顏色變深,核仁模糊;線粒體在衰老早期形狀
呈不規則,其內膜和網壁連結在一起,當種子發芽時就能恢復
正常,到衰老后期則發生不可逆的變化。質體在輕度質變時
形態異常,在發芽初期能恢復正常,但隨著質變的加深變為腫脹、
內膜損傷而數量減少。在衰老種子里,高爾基體散開并失
水,以至很快減少和完全消失。核糖體中rRNA減少,溶酶
體膜破裂,引起細胞的解體,同時細胞膜也喪失完整性而透性
增加。
染色體和遺傳的變化
據研究,隨著種子生活力喪失,染色體異常狀態很快發
展,并發生斷裂,花粉敗育,畸形細胞增加。目前已初步了解
生活力降低,一般與染色體損傷之間的數量關系。根據許多
研究表明,當種子生活力降低到50%時,存活種子出現的總
突變量為較高。認為衰老種子發生染色體損傷是由于誘變物
質積累所致。高溫和高水分是影響自然突變的因素。
由此可見,生活力已降低的種子群體含有一定頻率的突
變量。雖然當代不一定表現出來,但后代將發生分離,因此
“純系”種子經不良貯藏后就不可能長期保持原來的“純度”
所以在育種和良種繁育上就不應利用生活力降低的種子,而
應當盡量采用高生活力的種子,以保持品種的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