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顯微鏡觀察樣品先將菌體熱固定到載玻片上
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生物學家常常借助染色技術,因為細菌細胞質缺乏顏色,不易觀察。
較簡單的染色技術是先將菌體熱固定到載玻片上,然后浸人堿性染料如結晶紫或亞甲基藍中。細胞質一般帶負電荷,而堿性染料帶正電荷,這樣染料被細胞質吸附,染色反應發生。
反染技術是先將細菌用酸性染料如苯胺黑或剛果紅固定,然后去掉玻片上的混合物并自然空氣干燥,因酸性染料帶負電荷,細胞質也帶負電荷,兩者相斥,因此細胞不會被染色,而背景則被顯色,這樣可觀察到清晰的或白色的細胞。由于此染色技術避免了化學反應和熱固定,細胞很少被弄扭曲,可觀察到更接近真實的細胞形態。
革蘭氏染色技術可以讓我們研究染色細胞,它是丹麥科學家革蘭(Gram)發明的,因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用此技術可將細菌分為兩類,一類為革蘭氏陽性細菌,另一類為革蘭氏陰性細菌。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