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實驗組的細胞,形態結構的量自動計量顯微鏡
事實上,在定性描述中,通常也有量的描述。例如線粒體腫脹,代表線粒體的平均體積變大;內質網增生,代表內質網膜面積變大,核固縮,代表核的體積變小,等等。大小多少都是量的概念。在定性述時,這種量是以很不確切的形式來表述的。
而在立體計量中,結構的量是通過客觀的測量,以具體的數值來表述的。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要比較同一種細胞在不同生理、病理或實驗條件下形態的變化。當外加因素比較強或作用時間比較長時,細胞形態的變化非常明顯,定性的描述已很能說明問題。
然而,形態的質變總是由量變積累而成。當外加因素比較弱,或作用時間比較短時,可能只呈現形態的量變。由于細胞群體內各細胞間的差異,不同實驗組的細胞,形態結構的量(大小、多少)還可能有交叉。
在這種情況下,若不用立體計量的方法,是很難得出確切的結論的。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