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不同截面的形狀堆積起來得出細胞空間結構
在二維圖像上所見的細胞形態,其中各種結構的形狀、大小、多少都發生了變化。單純地描述鏡下所見,是很片面的。
研究二維圖像的目的,在于更細致地了解細胞的三維結構。如何由二維圖像組合成三維結構?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此目的,一是連續切片法,二是立體計量法。
連續切片法,可以將不同截面的形態堆積起來,得出細胞的空間結構。實際做起來,這種方法比較困難。就是做成功了,也只得到個別細胞的結構。由于在同一個細胞群體之中,各細胞之間存在著差異,要對整個細胞群體的結構特征做出結論,是比較麻煩的。
立體計量法,是一種數學方法。取大量的二維圖像,它們反映細胞的不同截面。在圖像上進行面積、長度、數目等測量及計數,然后根據二維圖像與三維結構的數學關系進行計算,較后得出細胞的三維結構參數。這種方法,雖然得不出細胞的具體形態,但可以得出較多定量的結構信息,而且可以避免主觀性。這就是我們要詳細論述的方法。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