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析出細微碳化物樣品質量檢測用圖像顯微鏡
高鉻鑄鐵鑄態組織中,含有珠光體、馬氏體(部分下貝氏體)和
奧氏體,厚大緩冷鑄件中還存在一些二次碳化物。這些組織在鑄
件奧氏體化的過程中轉變情況是不同的。層狀珠光體易于分解,
碳的擴散距離短,在奧氏體化過程中能較快達到固溶體的成分平
衡。馬氏體在加熱過程中,回火并析出極細微碳化物。這些碳化
物部分溶解,部分作為殘留二次碳化物的晶體,奧氏體化時間較
長。
鑄態奧氏體在再加熱過程中既無相變,也無析出反應,想像中
應該較容易達到均勻化并且順利析出二次碳化物后完成脫穩過
程。但是,事實上鑄態奧氏體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是在奧氏體晶體
組織的一定方向上優先生長,在奧氏體晶粒內的局部產生有限數
量的針狀碳化物。針狀碳化物周圍變成貧碳貧鉻區,這種區域在
基體中分布不均。由于出現濃度梯度,必然有碳鉻原子向這些區
域移來,達到濃度平衡。但因原子擴散路徑較長,擴散速率比較緩
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使奧氏體內濃度均勻。如果高鉻鑄鐵鑄態
基體組織是珠光體,將會在較短的加熱時間內實現奧氏體濃度均
勻化。實踐表明,奧氏體化處理前,具有珠光體基體的高鉻鑄鐵熱
處理能夠獲得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