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顯微鏡分辨力的方法有哪些-光學常識
提高顯微鏡分辨本領的有效途徑:
(1)用折射率大的物質作物體與物鏡之間的介質,如鏡頭與載玻片之間滴顯微鏡油。
(2)用波長短的光作為光源,如用紫光照射比用紅光照射標本,顯微鏡的分辨本領提商 約一倍。量子力學的理論和實驗均已證明,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一束 電子流相當于電子波,因電子波的波長可隨加速電壓而變,可小到0.01nm以下,所以用電 子波代橋可見光波,可大大提高顯微鏡的分辨本領。這種用電子波代替光波的顯微鏡稱為 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其鑒別距離己達到0.25-0. 10nm左右,放大倍數可高達 數十萬至數百萬倍。
光譜儀是能將復色光按波長順序展成光講的光學儀器。它由準光鏡系統、色散系統、攝 譜系統或望遠鏡系統組合而成.用棱鏡作色散系統的光譜儀稱為棱鏡光譜儀(prismatic spectrograph),用光柵作色散系統的光譜儀稱為光柵光譜儀(grating spectrograph)
根據微拉對光的散射來觀察微粒存在的顯微鏡稱為 超顯激鏡。
一般顯微鏡是讓光線透過標本直接進人物鏡,視場是明亮的,而超顯微鏡 觀察的是微粒的散射光.為提高散射光對人眼視覺程度,一般附有暗視野照明器,
在普通顯微鏡的鏡臺下裝配一個特別的暗視野照明器,從下面射來的光被拋物 而集光器表面所反射,形成從側面聚射于物體的強烈光束.可照亮觀察標本,但 不直接進人顯微鏡,因此視場是暗的。
若標本中有微粒存在,則微粒對光發生散射,一部分散射光進入物鏡,便在暗背 景上看到亮點,這亮點指示了微粒的存在及其位置,觀察亮點的運動也就知道了 微粒的運動.目前對直徑大于0.3微米的微粒用超顯微鏡觀察.既可以確定它的位 置和運動情況,還可以確定其形狀和大小, 但對更小的微粒,就只能確定其存在和位且,而無法判斷其形狀和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