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電子顯微鏡帶著我們探索自然界的細微結構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已被作為自人類較初利用充滿水的玻璃球
增強視力以來較為重要的檢查和分析工其加以發展。望遠鏡使我們能夠
觀察天體、月球、行星、恒星,而顯微鏡則可以使我們帶著興趣和好奇
心去探索自然界的細微結構。
我們大多數人所熟悉的光學顯微鏡(OM)的出現要追溯到17世紀初
期。事實上,顯微鏡一詞是在1625年由意大利人,格萬里。法布爾(Giovanni
Faber )首先創造出來用于“觀察微小物體的新玩物”。到了17世紀中
葉,一名內科醫生亨利。鮑威爾(Henry Power )沃學博士撰寫了有關
顯微鏡應用的第一部長箱巨著,即“三卷本的實驗原理".我們十分熟悉
的顯微鏡領域中的許多專業人士:馬爾比奇(Malpighi)。斯萬米爾丹
(Swammerdan),里維報克(Lecuwenhoek )、格里夫(Grew)和界克
(Hooke )
的工作都是在此之后進行的。
經典光學顯微鏡的繼后發展遵循與許多其他科學進展和儀器發展相
同的經歷。
從粗糙的儀器發展到客廳里的珍品,再到用途廣泛及成熟的科學工
具。隨著科學界對所涉及的基本原理理解的深人,對設備制造商改進儀
器的迫切性也越來越強烈。因此,直到19世紀末以及進人20世紀的頭10
年,由于對球面像差和色像的校正。光學顯微鏡(定義為利用可見光和
玻璃透鏡組合的顯微鏡)在分辨率和圖像質較方面持續得到改善。在隨
后的年代。光學顯微鏡得到了進一步完井,已成為成熟的科學儀器,外
觀也有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