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蝕技術的應用-電鑄制品測量分析用立體顯微鏡
微蝕技術是在極小的硅片等微面積上蝕刻出各種線路圖形或區間,形成微器件和線路,以制成集成電路。微蝕加工因為是在平面上進行凹型的蝕刻,所涉及的深度只有1-10μm,相對比較容易。但是,如果要想獲得更深的蝕刻凹型,一直是顯微加工中的難題。
追求高深度比的蝕刻技術被稱為HARMS (high aspect ratio microstructure),即高深度比微型構造。近年來,這種高深度比的蝕刻技術已經獲得很大發展,從而使微電鑄加工成為可能。
根據微蝕可以在平面上制作各種凹型的技術特性,可以將所需要的電鑄原型先在這種平面上制作出凹型,然后在這種凹型中進行微型電鑄,讓鍍層填充這個凹型,在去掉凹型后,裸露出來的就是與凹型的陽模同形的電鑄制品。
電鑄是在電鑄原型上進行電沉積而獲得電鑄制品的。電鑄原型多數是陽型,電鑄在其上成型后獲得的是陰模。那么微型電鑄的原型是怎樣的呢?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微型電鑄實際上是在陰模中成型的電鑄陽型的加工方法。這種方法平常只有在制作某些金屬浮雕類制品時才會用到。但是在微型電鑄中,則是主要的加工方法。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