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顯微鏡的原理-這種技術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
DIC顯微鏡的原理
微分相干對比是把樣品的光路梯度轉換成在圖像里能夠被視覺感
受到的振幅差異的一種技術。它用一系列的渥拉斯頓棱鏡來實現
活的或者污染過的樣品,經常在亮場顯微鏡中形成的比較差的圖
像,而用這種技術則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
這種設計的幾個環節,被合稱為差分干涉對比(DIC )。在透射
光DIC 中,照明燈光穿過一個位于
臺下會聚透鏡之下的偏振片(使它很像一個偏振光顯微鏡),接
著(仍然在會聚透鏡之下)是一個修正過的渥拉斯頓棱鏡,它由兩片
石英楔膠合而成。
平面偏振光,僅沿垂直于光束傳播方向的某個方向振蕩,進人渥
拉斯頓棱鏡,隨后光束被分成相互垂直的兩束光線。分開的光束穿過
樣品,它們的光路因樣品變化的厚度、斜坡和折射率而改變。
當平行光束進人物鏡時,它們聚焦在后焦面。然后進人另一個修
正過的渥拉斯頓棱鏡,并被集合成一束光。穿過樣品不同部位的兩束
光,其光程不同。在它們穿過在涯拉斯頓棱鏡上方的另外一個偏振片
(檢偏器)之后,這兩束光相干,把因物而引起的不同的光程轉換成
不同的強度。當用照明燈發出的白光成像時。
不同顏色有不同的光程差,因而產生色差。
這使我們可以用偽三色和顏色對比來觀察物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