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夾雜物晶粒大小和形狀測定圖像顯微鏡
帶鋼顯微組織的測定,通常是借助于顯微鏡的幫助來完成的。
將冷軋帶鋼的斷面經顯微鏡放大100 倍或100 倍以上進行觀察,從
而確定晶粒大小和形狀,以及非金屬夾雜物質的分布,分析帶鋼塑性變
形取向及晶粒位向以及退火工藝是否正確等,
顯微組織的測定,首先是取樣,所選取的試樣必須具有代表性,能
達到測定顯微組織的目的。一般,經冷軋的帶鋼,應該在軋制方向截取,
以觀察冷軋對組織的影響。對于經過退火熱處理的帶鋼,應在帶鋼卷頭
尾或外卷與內卷,以及爐中位置上、中、下、里、。外各卷截取試樣,
以測定退火的影響情況。試樣取下后,為便于在金相顯微鏡下測定、分
析帶鋼的顯微組織,試樣需經磨光、拋光。腐蝕三個步驟。
眾所周知,剛從帶鋼上截取的試樣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應
先進行磨平,然后在由粗到細的三種或四種砂紙上進行細磨。磨制方法
是將砂紙平放在玻璃板上向前推進磨削,在每號砂紙上按同一方向磨削,
某號砂紙磨完后,再換取下一號砂紙繼續磨。
此時,試樣的磨削方向應與前一次垂直,這是因為一方面易于觀察
粗磨痕的消除情況,
另一方而也加快了消除前一道磨痕的速度,立到前一次遺留下來的
痕跡完全消失為止,
如此進行,將試樣磨到所需要的粗糙度。細磨結束后進行拋光,其
目的是除去細磨時試樣表面上所留下的磨痕,從而使試樣得到鏡面粗糙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