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顯微鏡精確測定礦物折射率的方法-光學測量儀
不透明礦物的反光顯微鏡研究法
屬礦相學范疇。主要研究對象為不透明礦物。研究時。先要將礦物( 或
礦石) 加工磨制成光片( 或磨光面) ,然后將光片擦凈、壓平,放置在反光顯微
鏡的物臺上,進行光學性質的測定和研究( 包括反射率、反射色、雙反射和反射
多色性、內反射、均質和非均質性、聚斂偏光現象等) ,
同時還需進行顯微硬度的測定和浸蝕反應的觀察。借此鑒定和研究礦石中的
礦物組成、化學成分、結構和構造,以及礦體和礦石中各種礦物在時間上和空間
上的分布規律。
這是礦物學和巖石學中應用較廣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借助偏光顯微
鏡對透明礦物的晶形、解理、光學常數(如折射率、消光角、延性、多
色性、光性和光軸角等)、光性方位和礦物間的相互關系等特征進行觀
察和測定,借此鑒定和研究礦物。這方法是將礦物或巖石磨制成薄片
(厚度為0.03mm),
在偏光顯微鏡下或費氏臺下鑒定和研究(費氏臺法可大大提高測定
礦物光學常數和光性方位的精度);或將礦物顆粒放置在玻璃片或旋轉
針臺上,滴上已知折射率的浸油,
在偏光顯微鏡下精確測定礦物的折射率。(油浸法或旋轉針法);
或在顯微鏡下增設加熱臺,便可用熱變法或雙變法測定礦物的折射率,
測定干涉色和消光角,精確測定脫水的溫度,測定礦物多型結構的轉變
溫度和光性變化,用均一法研究礦物中的氣一液包裹體,測定其生成溫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