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顯微鏡在裝置上光源、吸熱及濾光等于普通光鏡不同
熒光顯微鏡
(1 )原理:熒光顯微鏡是利用紫外光(短光波)為光源,使其透過與熒
光物質相結合的微生物體后,吸收波長較短的光波,而將微生物體內的熒光物
質激發轉換成各種顏色的波長較長的黃綠色熒光(可見光)。這種光波進入眼
睛之前,又繹阻斷濾光鏡,濾去多余的紫外光和藍紫光,只能讓米自樣品內熒
光物質吸收光能后呈現的熒光現象,透過濾光鏡進入眼睛,提供了觀察微生物
細微結構的效果。
(2 )裝置上的特點:熒光顯微鏡本身與普通光學顯微鏡無原則上的差別,
這兩種顯微鏡的主體一般可以通用。但是熒光顯微鏡在裝置上有光源、吸熱及
濾光等三方面的不同。
①光源裝置:為了在較小面積內發出較大量的短光波(紫外光),熒光顯
微鏡的光源通常采用高壓汞燈或氙燈。
②吸熱裝置:高壓汞燈或U 燈在發出紫外光的同時,會放出很大的熱量,
因此,必須在光源與濾光片之間增加隔熱玻片或吸熱水槽,以作為吸熱的裝置。
③濾光裝置:激發濾光片及阻斷濾光片(或稱吸收濾光片)是兩組不同的
濾光玻片所組成。前者安裝在光源與顯微鏡之間,能吸收可見光,允許一定波
長的短光波(如紫外光)
透過,激發被檢物體內的熒光物質,使呈現熒光。后者安裝在目鏡和物鏡
之間,能吸收視野內多余的短光波。較后,剩下供觀察用的熒光,以保護觀察
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