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檢驗纖維表面結構方法簡介
1927年,Herzog提出在玻璃上黏合一種熱熔膠材料(樹脂和石蠟
的混合物),制作毛纖維印痕圖的方法,此法可得到一個更清晰的纖
維表面鱗片細胞及其排列形態的圖像。
用這種顯微檢驗方法,覆蓋在玻璃上的混合物材料通過加熱熔融
成一薄層,附在經過預熱的顯微鏡載玻片上,再通過加熱該載玻片便
可得到厚度一致的薄層,然后使纖維陷人這一軟化的混合物材料中。
冷卻以后,用手或者鑷子取走纖維,較后在顯微鏡下檢驗留在混合物
上的印痕(這種材料在冷卻以后不會變形)

圖2 所示為一根毛纖維浸在光學中性液體中用透射光檢測的圖片。
圖中可見,其表面結構不能清晰分辨,但其內部結構(如毛髓)
則能看清。
圖3 所示為同一根毛纖維的熱塑印痕圖,圖中纖維鱗片細胞表皮
清晰可見。
從此例可知:用熱塑材料制作印痕圖在顯微鏡檢驗中能取得良好
的效果。但是,這種在載玻片上用混合材料制作的纖維印痕圖也有一
些缺點。因為這種混合材料在冷卻后硬度比較大,取出纖維時容易使
纖維斷裂,并且圖像的外圍部分比較模糊。同時,這種混合材料只適
用于單根纖維(如羊毛或其他毛纖維),而不適合于面積較大的織物,
因為很難用這種材料制作面積大而厚度一致的薄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