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生物學顯微鏡的應用分類簡介
顯微鏡是細胞毒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顯微鏡作為一種較精密而復雜的儀器迄今己問世近400 多年。
在十三世紀后顯微鏡隨著玻璃工業的發展而發展。擴大鏡試制成功并普遍應用,又促進了顯微鏡的發展。
1590年荷蘭人查·江生試制成功第一臺原始顯微鏡,其放大率為3x,9x 1625年顯微鏡在意大利被正式命名,其作為科研有力助手被廣泛應用。同年,塞魯蒂利用顯微鏡詳細地觀察了各種蜜蜂。
1665年意大利解剖學家馬爾皮撰用顯微鏡觀察動物器官—腎臟和脾臟,發現了腎小球和馬氏小體,而后荷蘭人盧文賀克用他所制作的顯微鏡(放大率為270 x )觀察了塵埃、灰垢等各種細小的物體,并發現了微生物。
1757年英國數學家多蘭德研制了第一臺沒有色差的顯微鏡。
1850年意大利光學家愛米西制成了水浸接物鏡頭,到了20世紀30年代后,隨著科學的發展,顯微鏡從光學伸展到電學和聲學,自電子顯微鏡研制成功后,相繼出現了視頻顯微鏡和超聲波顯微鏡。由于顯微鏡的發展,推動了細胞生物學、細胞毒理學和醫學的發展。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