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磨粒鐵譜顯微鏡和光電光度計比較有哪些優點
老式光電光度計是根據顯微鏡的透射光照射在光電管上的強弱來
測量磨粒濃度的。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每次啟用顯微鏡,根據不同的鐵譜片情況調節光
源的光照強度,會使不同時期的測量結果受到許多人為因素的影響。
在機械狀態的全過程監控中,光電光度計定量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鐵譜儀光密度讀數的重現性誤差較大。
在熟練的技術人員操作下,分析鐵譜儀的讀數誤差一般在10% -20%內
變動,
因此許多研究單位放棄了這種測量方法,而采用直讀鐵譜儀。直
讀鐵譜儀讀數的誤差一般在4%一12% 范圍內。
近年來,上海光學儀器一廠研發新型鐵譜顯微鏡上取消了鐵譜片讀數器,
不再應用定量值A ,而采用直讀鐵譜儀來分析磨粒覆蓋面積值。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分光光度計的原理
分光光度計光路圖。這種光度計由光源、單色器、比色器、光電
轉換器、微安表五大部分組成。
光源發出的連續光波反射至入射狹縫,狹縫正好位于球面準直鏡
的焦平面上入射光經準直鏡反射后,成一束平行光射向棱鏡(棱鏡背
面鍍鋁),光線在棱鏡中色散。入射光從鋁面反射后,比原路稍偏轉
一個角度出射,再經準直鏡反射,會聚在出
射狹縫上,出射狹縫和入射狹縫是一體的。單色光透過狹縫射到
比色器上,比色器內有四個位置,可以分別推到光路上。經比色器出
射的單色光,由光電轉換器轉變為微電流,微電流被放大后流經微安
表,從儀器面板上可直接讀出吸光度A 和透光率。這樣就測定了物質
的吸收光譜曲線。研究吸收峰,是對物質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有力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