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或電子顯微鏡來觀察細菌/細胞-光學顯微常識
光學顯微技術
光學顯微鏡的觀察依賴于細胞或組織的大小、厚度和樣品的對比度。反差強的或染色的細胞可用亮視野或相差顯微鏡觀察,反光物可用暗視野顯微鏡或反射光來觀察,雙折射細胞可用偏光顯微鏡觀察。
透明細胞既可用相差顯微鏡,也可用差異干涉相差顯微技術(DIC)來觀察,使細微結構的分辨率和對比度超過其他各種光學顯微方法包括相差顯微法。
圖像有三維顯像,視野淺,這意味著不會受到焦點以外信息的干擾,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例如,研究雙重感染實驗后吞噬小體內粒子的共定位,只要這些粒子足夠大。但是,分辨率仍較低,因為較小的細菌如柯克斯體或分支桿菌會以小塊的形式出現,另外還會有一些小的細胞器的干擾。
研究宿主一病原體交互作用的形態學方法。重點在于各種方法的重要方面及其優缺點、必要的補充。并不存在標準方案,不同的方法都要進行各種嘗試,經歷各種錯誤,在用熒光或電子顯微鏡進行細菌或細胞組分的免疫定位時尤為如此。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