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顯微鏡的光學元件起偏鏡的作用有哪些
在偏光顯微鏡上,都裝有兩個偏光鏡,一個是起偏鏡,另一個是
分析鏡,下面分別敘述之
起偏鏡(polarizer )對于巖石顯微鏡,起偏鏡位于物臺下聚光
鏡的下面
故又稱下偏光鏡,對于礦相顯微鏡,起偏鏡位于垂直照明器前端
又稱前偏光鏡。
起偏鏡永遠處于顯微鏡的光路中,它的作用是使入射的自然光變
成直線偏光。起偏鏡用冰洲石棱鏡或偏光玻璃都可以。在有強烈入射
光源時,冰洲石棱鏡并不見得比偏光玻璃更好。僅在入射光強不足或
用天然光觀察時棱鏡才較優越。起偏鏡都裝在金屬外殼中,圓形,多
半能任意旋轉90. 以上,旋轉刻度一般較粗,下偏光鏡由15°為一格
至90°為一格。前偏光鏡不一定,老式的有些固定不能轉動,能轉動
者旋轉范圍由90°至3600°旋轉刻度讀數一般也很粗,由90.
一格至45°一格,個別的較精確能讀至0.4 °起偏鏡在顯微鏡上
安裝的方位很重要,因為它影響到礦物光學常數測定的準確性。對于
巖石顯微鏡,它的起偏鏡的振動方向應嚴格平行目鏡的十字絲,至于
平行東西絲還是南北絲并不重要。由于礦相顯微鏡的前偏光鏡必須安
裝成東西向,因此,巖石、礦相兩用的偏光顯微鏡其下偏光鏡也應安
裝成振動方向平行東西向十字絲,以與前偏光鏡一致。
這樣分析鏡裝成正南北向后,與下偏光和前偏光都正交而便于使
用。五十年代以前生產的舊型偏光顯微鏡,下偏光鏡習慣上都裝成正
南北向。對于礦相顯微鏡,舊型的其前偏光鏡按照習慣也都裝成南北
向。一直到六十年代,經過理論研究后,了解到前偏光鏡如果安裝成
東西向,則不僅視野亮度會提高一倍多,同時反射旋轉的誤差也大大
減小。并且前偏光的振動方向必須嚴格的垂直于入射面,誤差須小于
0.2 °。這樣才對礦物光性的準確測定無影響,故六十年代末期以后
生產的巖石、礦相兩用偏光顯微鏡,其前偏光和下偏光都安裝成東西
向。至于怎樣檢查校正起偏鏡方位是否嚴格的正東西向